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人事人才
  首页   校务工作   人事人才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的若干意见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21-04-26 浏览次数:

福大委〔2021〕39号

各二级党组织: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和《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教师〔2020〕10号),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才工作,经党委常委会会议(2021年·第13次)研究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学校“双一流”建设大局,全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积极探索人才工作新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内涵式发展,以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为首要任务,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能力为关键,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科研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的师资保障。

2.目标任务。坚持高起点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精准化用才,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更加健全,人才评价制度更加科学,待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队伍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新时代教师队伍。

二、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深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3.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党管人才原则,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核心价值观引领。将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健全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引导教师守好课堂主阵地。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注重高层次人才、海外归国教师、青年教师的政治引领和思想素质提升。

4.完善师德考评机制。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以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院级党组织具体实施、教师自我约束的工作机制。注重高位引领与底线要求相结合、严管与厚爱并重,压实主体工作责任。落实师德考核,完善师德监督,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师德失范问题,对师德失范行为“一票否决”。

5.推进师德教育涵养。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育首位,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坚持师道传承,着力打造教师荣誉体系,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营造教师潜心育人的环境。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与推荐,以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弘扬尊师风尚,提振师道尊严。

三、建设教师发展平台,大力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6.健全师资培养体系。坚持校内培训与校外进修、国际交流与国内合作、学历提升与素质提高相结合,积极搭建教师发展平台,构建衔接有序、分层分类的师资培养体系,多渠道、分类化支持人才成长成才、脱颖而出,促进教师专业化、职业化发展。

7.强化教师发展支持。建好教师发展中心等平台,健全教师发展组织体系。加强教师专业化建设,加大教师发展的资源投入。鼓励支持与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师培养培训基地,支持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人才队伍交流融合,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工程实践等能力。

四、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增强人才政策供给效能

8.创新人才选聘机制。加强统筹规划,以学科建设为“靶向”精准引才。坚持“凡引必审”,实行院学术委员会、进人工作小组“双审核”以及书记、院长“双签字”制度,严把教师选拔聘用“入口关”。加大引才力度,优化学缘结构,形成一支结构合理、满足需要、充满活力、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9.加快岗位管理改革。积极探索实行人员总量管理,统筹用好编制资源,合理设置岗位结构比例。进一步探索准聘制与长聘制、年薪制与协议制相结合等管理方式,逐步完善管理岗位职员职级制,建立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聘用机制。完善编制外人员聘用与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人员聘用机制。

10.推进职称制度改革。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学科特点,突出品德、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建立科学合理、各有侧重的分类评价体系。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融合多学科多种类的优秀成果形式,突出评价代表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及影响。设立“绿色通道”,对取得突出业绩的优秀人才实行特殊评聘,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11.深化考评制度改革。突出教育教学业绩,将教授为本科生授课作为基本制度,提高教学业绩和教学研究在考核评价中的比重。强化工作实绩和成果质量导向,规范论文等相关指标使用,优化、调整制约和影响教师考核评价政策落实的评价指标。围绕岗位职责和聘期目标,探索短期与长期、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的考评方式,引导教师服务发展大局。

五、优化收入分配体系,激发教师创新创业活力

12.推动薪酬制度改革。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健全重实绩、重贡献的薪酬制度。根据实际贡献合理确定人才薪酬,实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项目工资制等灵活多样的薪酬体系。建立人才待遇与履职年限、长期贡献相匹配的机制,引导人才长期稳定服务,发挥薪酬制度的激励导向作用。

13.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原则,根据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合理确定收入水平,确保绩效分配向扎根一线、业绩突出的教师倾斜。完善教学业绩奖励制度,加大对具有显示度和影响力以及服务产业成效显著的科技成果的奖励力度,健全社会服务激励机制,鼓励支持教师潜心教学、研究、服务和创新。

六、完善人才引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高端人才

14.加大人才引育力度。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导向,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好高层次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着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团队,汇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英才。完善人才计划,探索更加精准有效的人才引育政策,提升高层次人才培育的针对性与精准性。

15.搭建人才引育平台。充分发挥创新优势,加强学科专业与行业企业、区域发展的对接联动,探索校企联合引进工科(产业)高层次人才模式。加强新工科建设,提高学科建设水平,支持工科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培养。通过海外引智提升学科国际化水平,促进海内外学术大师与校内人才交流融合,建设优秀人才汇聚的国际化人才中心。

七、强化人才工作保障,确保各项措施落地见效

16.全思想组织保障。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保障。在校党委的领导下,组织、人事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明确职责分工,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高效、整体推进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

17.强化经费投入保障。建立财政核拨为主、社会广泛参与、校院共同承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按照“重点保证、兼顾公平”的原则优化资源配置。将人才发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校级财政优先保障对人才发展的投入,逐步提高各单位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队伍建设的比例。

18.善制度环境保障。聚焦引进培养、使用评价、分配激励等重点环节,突出创新机制、构建平台、优化环境、激发活力,促进人才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教学改革、科技开发、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等有机衔接。树立人本理念,强化人才服务,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和生态环境。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

                                2021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