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教学科研
  首页   校务工作   教学科研

福州大学2024年度继续教育发展情况报告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 2025-09-19 浏览次数:



继续教育是福州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形式之一。2024年,在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总体情况

(一)学校继续教育总体规划与办学定位

学校立足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将继续教育纳入整体发展全局,作为推进“争列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攻坚战、实施“高效益社会服务工程”的关键举措。明确以发展高端非学历教育培训为核心定位,通过理顺体制机制、整合优质资源、依托学科优势构建产业适配的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特色品牌,以高质量继续教育赋能行业人力资源开发,全面提升学校社会服务能级与核心竞争力。

(二)学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

学校继续教育办学实行校党委和行政统一领导,分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并按照“管办分离”原则,教务处归口管理非学历教育,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学历继续教育,学校其他相关部门依照各自业务职责协同管理相关工作。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教务处始终按照教育部“自招、自办、自管”原则,严格执行项目立项审批制度,审查办学合同,督促各办学单位切实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从严管控各类风险隐患,坚决维护学校声誉,扎实推进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继续教育学院为学校专门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办学单位,在学校非学历教育办学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负责组织、推广和实施跨学科、综合性的非学历教育品牌项目。学校其他教学科研实体单位在确保完成学历教育和科研任务的前提下,开展符合其学科专业优势和研究特色的非学历教育。

二、人才培养

(一)学历继续教育情况

1.专业设置情况

(1)函授教育:2024年,我校函授教育共设置专升本专业5个,所开设的专业均与福州大学普通高等教育开设的专业一致,具体情况如下:


专业

层次

学习形式

学制

汉语言文学

专升本

函授

3年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工程管理

财务管理

行政管理


(2)自学考试:2024年,我校自学考试共设置面向社会开考本科专业3个,体制改革试点本科专业4个、体制改革试点专科专业4个、衔接本科专业3个、衔接专科专业4个、衔接二学历专业4个,具体情况如下:

福州大学主考专业明细

    

面向社会开考专业

体制改革试点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071102

应用心理学

本科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本科


120201

工商管理

本科


120103

工程管理

本科


120203

会计学

本科


130504

产品设计

本科






130508

数字媒体艺术

本科






440502

建设工程管理

专科






530302

大数据与会计

专科






550106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550116

动漫设计

专科










衔接专业

衔接二学历专业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层次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本科


050101

汉语言文学

本科


120103

工程管理

本科


071102

应用心理学

本科


130504

产品设计

本科


120103

工程管理

本科


440502

建设工程管理

专科


130504

产品设计

本科


530302

大数据与会计

专科






550106

环境艺术设计

专科






550116

动漫设计

专科







2.专业调整情况及思路、进展、效果

(1)函授教育:根据《福建省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办法(试行)》,我校自2021年开始招收函授专升本学生,共开设5个专业,本年度无调整。

(2)自学考试:2024年,我校自学考试增加了数字媒体艺术体制改革试点本科专业,目前暂无考生报考。

(二)非学历教育情况

2024年,我校非学历教育人才培养工作以委培项目为核心,主要采取线下教学模式,全年共开展非学历教育项目106个,培训人次6688人,学时数3440学时。专业领域涵盖多方面,公共管理(58个)、经济管理(40个)项目居多,另有教育管理、法律、工程技术、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其他综合领域项目。培训对象职业类型丰富,核心为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34 个项目),同时覆盖办事、生产制造等人员及其他群体。

三、质量保证

(一)制度建设

在学历教育方面,我校于2023年4月,修订了《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制度汇编》,进一步明确专业负责人工作职责,加强校外教学点设置的管理。2024年12月,修订了《福州大学授予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学士学位工作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学位授予工作流程。非学历教育领域,以《福州大学非学历教育管理暂行办法》(福大教〔2023〕41号)为“总纲领”,覆盖培训立项、课程设计、师资遴选、教学实施至质量评估全流程,明确质量标准与责任。

(二)师资保障

我校继续教育以本校优质师资为核心,构建起覆盖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完善师资保障体系。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讲及辅导教师均由本校专任教师或正式聘用的兼职教师担任,同时共享校内外优质网课资源,丰富教学内容。非学历教育以本校师资为基础,积极选聘校外行业专家及省内高校、机关等优质师资,并重点推进师资库建设及动态管理,确保师资信息可追溯、水平可提升、需求全覆盖。

(三)管理人员配备

在学历教育方面,严格按照1:200的比例配备专兼职管理人员;在非学历教育方面,教务处配备2名专职管理人员负责统筹协调,各办学单位共配备14名专职工作人员承担具体执行工作,同时吸纳10余名兼职人员协助开展日常业务管理,形成专兼结合、分工明确的管理队伍格局,为学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力支撑。

(四)资源建设

1.学历教育资源方面:精选优质学历教育教学教务平台实施统一管理,通过平台共享网络课程资源,保障选课、教学、考核等教学工作规范运行;同时,结合师生使用学习需求,持续开发新教学资源,不断完善学历继续教育资源体系。

2.非学历教育方面:一方面校内依托七校区布局,联动晋江校区开发学习“晋江经验”特色培训课程,实现多校区同步办学。另一方面,校外立足福州辐射全省,开发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3820”战略工程成就展展馆、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等一批涵盖红色教育、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领域的现场教学点。三是深化校企协同,以福建省高速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为校外教学点,推动教学基地共建共享,支持学员实践、公益讲座等活动开展并提供保障,创新非学历教育培训“资源共享-实践育人-服务社会”融合模式。

(五)内部外部质量保障

1.学历教育方面

通过建立管理制度强化监督,保障教学管理过程,做到内外

部办学合作单位齐抓共管,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严格过程管理,加强在线考试规定,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聘请有经验的专业负责人,明确工作职责,把好教学质量关。对申请学士学位的毕业生,严把论文关,保证论文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

2.非学历教育方面

严格执行办学单位党政联席会议审议、教务处备案审批及合同签订流程,落实经济分配与财务管理制度,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全过程质量管理;建立授课教师入库审核机制,防范教学风险;开展非学历办学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升教学管理服务质量;办学单位结合自身特点,建立安全管理制度与应急预警处理机制,防范各类安全责任事故。设置学员评价反馈问卷,依据反馈信息优化培训课程、改善教学服务品质,形成质量改进闭环。

(六)办学设施条件

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办学主体位于旗山校区,在福州、厦门以及泉州等地拥有7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179.82万平方米,为继续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充足物理空间。学校固定资产总值约81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25.62亿元,为多样化教学提供硬件支撑。运动场地总面积21.8万平方米,配备齐全的运动场地与器材。图书馆藏图书426万册,电子图书930万册。学校还与凤凰假日酒店、怡山梅园酒店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配套完善的食宿服务。

(七)经费保障

继续教育办学收入均由合作方、培训单位或个人全额缴入学校指定账户,纳入学校预算统一管理;各类继续教育支出均按照相关财务制度执行,确保经费收支合法合规。2024年度,学校学历继续教育学费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费共计约2355万元,其中学历继续教育学费约为924万元,非学历教育培训收约为1431万元。学校为各办学单位继续教育办学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和经费支持。办学收入的大部分用于相关的教学建设和质量保障,如课酬支付、项目管理、平台建设等。

四、社会贡献

(一)继续教育服务国家战略、行业及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情况

一是夯实学历继续教育基础,服务科教兴国战略。2024年,函授教育专升本录取1305人、自学考试接收185人报名,为从业者提供学历提升渠道,助力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二是开展干部培训,服务治理与学习型社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相关会议精神,为郑州中原区人大、昆明西山区委组织部开展干部履职、民生保障与党建培训,提升干部素养,以干部终身学习带动社会学习氛围,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

三是聚焦国家战略,赋能行业与经济发展。围绕“数字中国”举办武侯区智慧城市培训,推进数字技术应用;紧扣“法治中国”为洛阳司法局、珠海斗门检察院开展法治人才培训;立足“美丽中国”为德阳水利局、昆明文旅局开展绿色发展相关培训,助力行业发展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四是助力创新战略,激发创业创新活力。面向企业高管、初创者,举办云南工商联干部服务“两个健康”、女茶人初创研修、成都“蓉商培育”等培训。

(二)资源开放服务情况

我校继续教育共享学校师资、课程、教学场地等教学条件和资源,同时积极面向校外开放服务。一是校企合作共建共享教学基地,支持学院开展实践、公益讲座等活动。二是为社会人士提供教育咨询、文献检索等服务。三是企业培训中,在尊重知识产权前提下开放课件录像权限,共享视频资源。四是开放地矿博物馆等,依托展馆发挥科普育人功能。

(三)对口支援帮扶情况

1.助力东西部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鄂尔多斯市国资系统党建需求,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暨党务干部培训班,累计培训58人次。通过系统授课,帮助学员把握“西部大开发”战略核心,强化党建引领,为东西部经济互通、文化互鉴、人员互动提供支撑。

2.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围绕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需求,精准开展专题培训:一是为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举办 “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培训60人次;二是为中共怀化市委组织部开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主题培训班”,培训63人次。

五、特色创新

(一)创新“学历+技能”双轨培养模式。在产品设计等专业推进“学历+技能”融合培养,系统引入市场急需的实用型课程模块,替代部分传统理论课程,采用“小班教学+项目实训”模式,学员完成学习可获得选修学分和技能认证证书,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提升双轨并行。

(二)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联合本地中小企业实施“真实项目进课堂”教学改革,由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实践导师,组织学员分组承接企业实际产品设计任务,全过程参与项目策划、执行与成果交付,校企共同开展过程管理和综合评价,有效提升学员实战能力与岗位适应度。

六、问题挑战

(一)面对的新挑战、新需求

1.随着终身学习需求向多样化、区域性延伸,继续教育服务半径亟待拓展,对扩大校外教学点布局、构建覆盖更广的办学网络提出新要求。

2.自学考试面临生源竞争加剧与社会认知度提升的双重压力,亟需加强品牌宣传和渠道协同,满足社会对优质、便捷学历提升通道的新期待。

3.非学历教育需求日趋个性化、高端化,对培育精品项目、打造标志性成果提出更高要求,亟需激发办学活力,推动特色化、内涵式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目前我校函授教育校外教学点仅1个,数量严重不足。主要原因是合作资源有限,统筹规划与支持机制不健全,制约招生布局与教学质量提升。

2.自学考试体制改革试点专业(小自考)报考规模偏小,累计仅千余人,与“211”高校地位不匹配。主要原因是招生宣传薄弱,优质自考助学合作机构不足,办学合力有待加强。

3.精品项目和经典案例较少。办学单位积极性不够,缺乏思路,需要进一步作针对性的指导,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措施调动学院和教师的积极性。

七、工作考虑和建议

(一)发展思路、目标和举措

坚持立德树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推动学历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并进,加快构建服务区域发展、体现福大特色的高质量继续教育体系。

1.优化布局。围绕区域人才需求,科学增设3—4个函授校外教学点;加强自学考试招生宣传,深化与具备资质的优质自考助学机构合作,扩大生源规模。

2.打造品牌。聚焦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重点,依托学校学科优势,研发特色化培训项目群,培育具有福大辨识度的非学历教育品牌。

3.健全机制。深化校企校地协同,拓展合作渠道;强化全过程质量监控和规范管理,防范办学风险。

(二)政策建议

1.建议筹建设全省统一的非脱产教育教学平台,集中开发或遴选优质公共数字教育资源,并面向全省高校开放共享

2.建议建立社会开考专业报考数据共享机制,定期向主考学校通报报考人数及生源分布,助力其精准掌握生源、科学规划助学,提升教学服务质效。

3.建议加大继续教育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