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思想: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新引擎》
尹万东(电气学院)
2.《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民主生活会质量 助力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许长宾(土木学院)
3.《“四风”问题与环境保护 》
曹土全(人文学院)
4.《新媒体环境下青年群众工作存在的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马克思“需要”理论 》
谭晓兰(材料学院)
5.《群众路线视域下的高校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傅茂松(组织部)
6.《群众路线视域的高校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研究》
刘碧强(经管学院)
三等奖(9篇)
1.《加强党的群众路线的再学习,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细化工作的实效性》
王剑龙(材料学院)
2.《坚持群众路线 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林文泰(继教学院)
3.《推进新时期密切联系群众的研究》
石火学(经管学院)
4.《新时期关于高校落实“为民务实清廉”群众路线的思考》
董晨燕、李晓宇(法学院)
5.《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基于共产党、群众与社会的三维拟合视角》
李鹭西(经管学院)
6.《利用新媒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研究》
陈永福、刘军(学生处、马院)
7.《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几点认识》
梁悦凤(马院)
8.《新媒体环境下党的群众工作方式创新探索——基于治理理论的视角》
刘燕(统战部)
9.《新媒体环境下党的群众路线实现途径探究》
周强(学生处)
优秀奖(15篇)
1.《关于高校破除“四风”问题的思考》
郭锦榆(材料学院)
2.《从群众的意愿出发进行社会治理的创新》
吴兴南(马院)
3.《论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许志铭、黄艳芳(宣传部)
4.《大学生党员践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路径探析》
林舒(建筑学院)
5.《浅析如何有效地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贯彻群众路线》
陈笃钦(物信学院)
6.《新媒体在党的群众教育工作中的功能及实现机制探析》
刘有升(经管学院)
7.《把群众路线贯穿于组织建设始终》
林士杰、江卉(至诚学院)
8.《秉承群众路线,落实服务精神——以高校学生干部为例》
蔺际俨(生工学院)
9.《新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赵鹏(宣传部)
10.《新媒体与党的群众路线建设》
林亚将、董晨燕(法学院)
11.《群众路线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体制创新探析》
李玲、胡昌婷(机械学院)
1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杨志蓉、邓腾飞(经管学院)
13.《坚持群众路线,做好党风廉政建设》
林双妹(测试中心)
14.《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凝心聚力 大力推进创业型东南强校建设》
黄少钦(紫金学院)
15.《论高校群众工作的路径选择——以福州大学为例》
钟钛申(组织部)
组织奖(2个)
1.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2.经济与管理学院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
2014年6月18日
———————————————————————————————
福州大学党委办公室 2014年6月19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