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群团工作
  首页   党务工作   群团工作

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福州大学大学生暑期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4-06-27 浏览次数:

各学院: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接受锻炼的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学校决定2014年在全校范围内继续组织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为祖国勤学修德·以实践明辨笃实

二、活动内容

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为契机,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海西建设,服务学校发展,培养个人品格。各学院要把暑期社会实践工作与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等相结合,与学校事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海西经济建设相结合,结合弘扬福建精神、福大精神,切实增强社会实践活动实效。今年我校将组建若干支重点团队(社会调研类和社会服务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1.人才培养调研,建设东南强校

积极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队奔赴我校毕业生就业的企事业、校友企业、创业园区及其他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研,全面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评价,探索实现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实践路径,为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和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提供调研参考,增强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职业发展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成立以学生处为主导、各学院配合的一支庞大的、系统的、有明确分工的人才培养调研实践队。

2.访谈校友风采,传承福大精神

寻访优秀校友,展示校友风采,向校友介绍学校近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探寻优秀校友的成长奋斗史,感悟成长,开阔视野,同时,收集整理校友对母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建议,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各学院可发动本院记者团,鼓励学生个人(具有采访经验的学生记者)或以团队为单位广泛深入社会各行各业、各条战线开展一系列校友风采访谈。此项实践活动,由校友会提供采访校友名单,由校党委宣传部统筹建立若干支以学生记者为采访主体,奔赴省内外知名校友所在单位进行访谈。

3.加强创业教育,营造创业氛围

为了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加强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营造优良的创业氛围。各学院可组织本单位有创业经验、创业意向的同学组成创业调研团队,奔赴特色创业园区、校友企业、福建本土企业进行考察调研,撰写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我校创业教育提供有益参考。校团委也将以曾获得省创业标兵、创业之星的学生为主体组建一支社会实践队。

4.理论政策宣讲,聚焦深化改革

深入农村乡镇、城市社区、厂矿企业等,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由不同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校园媒体记者等组成实践队,深入城镇、乡村及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等,实地观察了解调查各领域变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

5.深入开展调研,弘扬福建精神

组建大学生实践服务团走进海西、宣传海西、服务海西。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优势,深入福建城乡调研城镇精神文明、基础设施建设、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建筑景观风格、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农村作用等各方面问题,形成调研报告,为加快推进福建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同时组织学生到各重点工程、科技园区、大中小企业、基层(街道、社区)等开展调查活动,深入调研“福建精神”的新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和感受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把握和理解国家深化改革的政策举措。

6.关注生态文明,共筑美丽中国

组织暑期社会实践队到农村基层、县域城镇和城市社区,围绕环境污染、水资源保护、垃圾处理、气候异常、资源开发、自然灾害预防等,开展科普知识宣讲、社会调查研究、发展建言献策等活动,由点到线、由线及面,深刻分析我国出现的各类环境问题,立足于“我”,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发挥每个人的力量,携手共建美丽中国。

7.科技支农帮扶,智助农村发展

为深入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好落实,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优势,积极发挥大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及创业技能方面的重要作用,开展结对帮扶,送科技下乡,助力当地农业科技发展和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实践过程中到相关县域与当地农业部门或农广校合作,开展农技人员培训、农业科普讲座、先进农技推广、为农民提供“田间地头”的生产实践指导等服务活动。

8.教育关怀服务,弘扬志愿精神

围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志愿服务的优良传统,深入福州周边各个角落,关爱空巢老人、残障人士、低保人群以及农民工子女等弱势群体,开展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爱心捐赠、法律援助、素质拓展、自护教育、学业辅导等志愿服务,为促进社会发展营造互帮互助、奉献友爱的良好氛围。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团队在深化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开展与服务主题相关的调查研究,为共建和谐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9.专项社会实践活动

①海西春雨行动。充分发挥我校统一战线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带领学生队伍主动融入新农村建设,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技、医卫、教育“三下乡”活动。

②大学生暑期挂职锻炼专项行动。学校联合莆田涵江区团区委、泉州鲤城区团区委、古田县团县委组织优秀大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进行社会挂职锻炼,引导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践行“三自”,奉献社会,让学生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学习知识,增长才干,从而进一步整合社会育人资源,探索建立区域人才联动机制,切实发挥好实践育人的功能,促进我校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学生认识社会、奉献社会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③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教师社会实践专项行动。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理论宣传、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增强广大学生认识、分析、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④“天翼”智慧城镇调研专项。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依托中国电信集团的资源支持,积极组织学校相关专业团队申报参加由团中央组织开展的“天翼”智慧城镇调研活动,结合国家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战略实施,深入县域、乡镇,进行信息化知识普及以及信息化建设状况调研,分析城镇化进程中的信息化发展方向和趋势。

⑤“圆梦中国”公益专项。鼓励学校相关团队通过网络申报的方式,参加“圆梦中国”100个优秀的公益项目评选,依照项目方案开展相应的公益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积极进行活动宣传,向全社会倡导热心公益、共圆梦想的理念,展现大学生良好的精神追求和风貌。

⑥“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专项行动。按照团中央的统一部署,以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依托,积极组织实践队奔赴青少年基地集中组织开展党史学习、学习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红色教育等活动项目。

⑦“挑战杯”哲学社会科学调研专项。依照“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在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6个学科内开展社会调查,撰写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或学术论文,选题可在推荐课题中选取也可根据自身兴趣确定。

10.其他

各学院可结合实际,自行设计上述主题之外的实践团队。各学院申报校级立项的其它主题社会实践团队设计的实践内容需紧密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五四重要讲话精神以及我校的中心工作等,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具有可操作性并能最终达到良好的预期效果的队伍。

三、组织形式

1.坚持校院两级相结合。以“实践基地化”和“项目立项”为基础,推行我校暑期实践活动以“服务海西建设”为主要内容。将把握“三个倾斜”:一是向全省和学校重点大学生社会会实践基地倾斜;二是向我校挂职干部所在区域倾斜;三是向福州各县(市)区倾斜。

2.鼓励多种组合方式相结合。鼓励校、院各级党团组织牵头组织党团员以跨专业、同生源地等方式联合组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硕士、博士研究生积极跨专业、跨研究领域组团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高学历层次的社会实践活动。

3.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社会实践要做到服务社会、专业学习、能力提升的多元结合。集中组团要按照“按需设项、按项组团、双向受益”的要求开展,同时鼓励广大同学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分散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活动由学校与学院共同组织,实行分级负责。

4.坚持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社会实践要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科学设计内容,创新组织形式,注重过程指导,突出专业特色,强调实践反思,提升活动实效,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实践育人体系,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多样平台。

5.坚持实践与调研相结合。突出实践过程的专业性,深入乡镇、农村、社区、企业、学校一线,带着选题开展调查研究,求策于基层、问计于群众,在调研中探寻问题根源、理清思路。

四、活动安排

1.校级重点资助项目申报阶段(5月底-6月中旬)

按照《关于组织开展2014年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校级重点资助项目申报的通知》要求,各学院积极申报校级重点资助项目,校团委联合其他部门进行评审,最终确定若干支校级重点资助项目,学校将择优选送校级重点资助项目参评全国和全省重点实践团队。每支资助项目将根据内容设计和经费需求给予不等的经费支持。今年校级重点资助项目将以评奖方式一次性拨付。

2.骨干培训阶段(6月下旬)

学校将邀请相关老师、历年优秀实践团队代表等对社会实践理论问题、方法问题、活动安全、危机处理、摄影摄像、实践报告的撰写等多层面、多角度进行辅导和说明。组建社会实践联络组,并做好团队对接工作。各重点实践队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必要的动员和服务技能培训,领取《福州大学2014年社会实践指导手册》,做好出发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培训时各实践队队长必须参加全部的辅导。

3.修改完善阶段(6月下旬-6月底)

各实践团队在参加训练辅导的基础上要对项目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围绕项目进一步查找相关资料,明确实践目标,规划实践内容,根据团队成员自身的专业优势、技能特长合理分工,最终确定实践方案,并形成暑期社会实践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预案,做好相关安全保障。627日前,各学院将《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立项登记汇总表》交至校团委社会实践和志愿者工作部(素拓308),电子版发至fzdxtwsjb@163.com

4.实施阶段(7-8月)

7月初举行出征仪式,各团队分赴各地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各团队如有时间变化,应及时告知本学院团委负责人,再由学院团委负责人统一告知校团委社会实践与志愿者工作部(杜领军 15280109871)。同时各团委也应及时将实践过程中所闻所感,配上相关图片,发送到校团委宣传部邮箱,并@“福州大学团委”、“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新浪微博,校团委将在团委网站及时报道各实践团队的实践情况。

5.成果反馈及总结表彰阶段(9月~10月)

将组织开展社会调研报告大赛、学院风采大赛、DV大赛等,以不同形式展示各学院、各实践队风采。此外,将社会实践优秀成果反馈各实践地有关单位及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成果的可行性和现实性,经过“再考察、再修改、再斟酌”,形成一批有质量、有措施、有实效的调研报告汇编成册,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些许对策和办法。根据成果评比的情况,挑选和表彰一批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适时通过在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组织开展《对话》、《观察》等汇报交流会活动。须上交材料详见《实践归来上交材料清单》

五、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认真组织。要在活动组织和实施中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开展必要的服务技能培训,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要选派优秀教师指导和带队。要高度重视学生的安全,加强安全教育和保障,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购买必要的保险,制定应急预案,确保万无一失。

2.加强调研,科学组织。要严格落实“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工作要求,加强前期调研,根据基层需求进行活动立项,招募、选拔大学生组建专业团队,服务内容和形式应切合基层实际和需要。活动期间,要针对需求开展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切实为群众带去实惠。活动后期要反馈情况,加强联系,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返校后要组织力量继续攻关。

3.扩大覆盖,注重建设。要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纳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规划,力争使每一名学生在每学年至少参加一次实践活动,为期一至两周。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建立与基地间的稳定、长期的服务、合作关系,变“三下乡”为“常下乡”。

4.有序推进,重视宣传。要高度重视新闻媒体特别是互联网络对交流工作、推进项目、提升实效的重要作用。每支实践团队都应有专人承担新闻宣传任务。要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校园媒体以及微博、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工具,在活动的策划、动员、实施、总结等各个阶段进行广泛宣传推广和互动参与,加强活动中优秀个人和事迹的宣传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以团中央学校部“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专题网站、团中央联合中国青年网网、腾讯网、新浪网等开展“镜头中的三下乡”、“微视三下乡”等摄影、视频作品评选活动,以及校团委的微博为平台,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及时将社会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做所为进行展示、分享,并制作工作简报,积极主动开展宣传工作。

5.及时总结,表彰先进。总结提升是社会实践活动深化的动力源泉。各学院、各实践队要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通过各种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学生分享重点团队的活动经验和成果,并及时做好普遍性、规律性的总结提炼。要按照有关要求,于2014910日前提交论文和有关材料,学校将及时组织评选和表彰。

联系人:杜领军

联系电话:22866016

电子邮箱:fzdxtwsjb@163.com

“三下乡”活动官方网站:www.sxx.youth.cn

团中央学校部腾讯官方微博:e.t.qq.com/gqt-tzyxxb-dxc

团中央学校部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459507082

校团委官方微博:@福州大学团委(新浪)、@福州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新浪)

附件:upload/file/2014626152140308.zip

1.2014年福州大学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名单

2.福州大学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汇总表

3.2014年福州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情况统计表

4.福州大学暑期社会实践归来上交材料清单

5.2014年福州大学社会实践媒体报道汇总表

中共福州大学委员会

201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