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16日,学校在行政南楼123会议室集中召开了三场16个“十二五”专项规划的汇报论证会。出席会议的校领导有陈笃彬书记、付贤智校长、陈尚义副书记、陈少平副书记、范更华副校长、王耀华副校长和何明华副校长。各学院相关领导和机关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各个专项规划负责人进行10-15分钟的PPT汇报,随后学校领导对各专项规划逐一进行点评、指导和提出具体的要求。
在“211工程”和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要做好“211工程”三期建设的总结、验收工作和“211工程”四期建设规划;要培育学科建设观念,确定明确的学科建设目标,做好学科建设会议的筹备工作,发动全校各学院、各部门都来高度重视学科建设,真正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要建立“211工程”项目的遴选、建设和评估的长效机制,对于确定建设的学科(方向),要一以贯之地培育、投入;要把学科建设经费更多地用在学科人才队伍建设上,明确人才经费的投入比例。
在本科教育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敬业精神,加大力度提高教学水平;要适应社会需求,加强体现创业型大学办学特征和办学目标的课程设置,努力做到培养的人才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青年教师要参与到与专业课程相关的大型企业、科研第一线;要加强实践教学基地的内涵建设,遴选基础条件好、与课程专业紧密相关、与“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紧密结合的大型企业、科研院所,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的实习、实训教学实践基地;要聘请、吸收长期处于生产、管理和研发第一线的有经验、高水平的行业、企业、科研院所专职人员,参与到本科生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毕业设计的指导。
在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位点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十二五”期间,要重点抓好一级学科博硕士点建设,摸清各学院家底,充分做好申报的各方面准备;要做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培育工作,从开题报告、实验指导、研究成果的总结与发表,到博士论文创新点的凝练以及严格的学术规范,导师都要全方位地投入;要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硕士点建设中的队伍问题,人事部门要制定出确实可行的方案给予解决;要重视研究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问题,特别是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和招生人数问题,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让相关部门了解我校的博士生培养需求,积极争取,努力扩大博士生的培养规模;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导师队伍建设有具体的措施、健全的评价体系和良好的团队配合。
在科技创新与服务社会方面,要高度认识到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学校的学科龙头能否抬起来,关键在于科技工作。“十二五”期间,科技工作要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一是首席科学家的国家重大项目要有突破;二是以福州大学为第一排名的国家三大奖要有突破;三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要有突破;四是领军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有突破;五是科研经费总量要有突破;六是创新群体要有突破;七是科技管理体制和管理队伍建设要有突破。
在人文、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管理部门要创新思路,加强组织和策划,制定激励政策和评价体系,激发文科老师积极从事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十二五”期间,国家级项目要争取有大的突破和发展;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加强文理融合;要加强科研力量的整合和研发平台的建设;要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切实提高从事文科科研工作的教师比例;要加强科研文化建设,努力营造浓厚的学术文化、学术氛围;要充分利用高水平理工结合的背景,做出自己的文科特色,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管理科学、国际汉学、闽商文化和闽台文化等方面的研究特色和亮点,推动学校人文、哲学社会科学的整体发展。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加强包括院士、长江学者、杰青等高层次的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引进和培养,要与各个学院的发展需要、与学科发展需要相结合;二是要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要与学校“十二五”教学、科研等发展目标需求相结合,与各学院和相关部门提出的明确计划相协调,既重视人才队伍规模的适度扩大,又要重视人才队伍的质量建设,合理提高正高职称的人数比例,形成合理的职称结构,努力满足学科和学位点建设需要;三是要加强管理队伍建设,加强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内涵建设,切实提高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四是要加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结合学校人事分配和绩效工资改革,从如何切实提高行政管理部门的高效运作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保障全校教学、科研工作良性运行,努力为广大师生提供高效、优质服务;五是要加强人才安居乐业的环境建设,更新观念,创新思路,实施有效举措,努力做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在党建与思想政治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要从围绕中心抓党建、更新观念、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制度的创新、加强和谐校园建设、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和加强机关作风建设等方面,深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改革;要结合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校情、结合学校发展实际,与学校“十二五”整体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创新模式和形式,努力构建和谐、安定校园;要全面提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能力,首先要求要有很高的素质,其次要有很好的方法,再次要有很强的专业能力,再者要有热情、耐心和细致。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做好福大人“三种精神”如何真正深入人心,成为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支柱和自觉行动,并取得真正实效;校园文化建设如何把师生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学校发展的大局上来;校园文化建设如何促进教风、学风和校风“三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与和谐校园建设如何统一起来;如何充分发挥大学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传承功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起引领作用;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服务于学校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创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校区的精神文化是统一的,学校的每个校区都要体现福大人的优秀精神文化传统。
在学生工作和政工队伍建设方面,一是要认真研究“90后”学生的思想状况、性格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二是要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要在模式上创新,政工队伍建设可以有多种模式,新老教师都可以吸收过来,努力实现政工干部队伍的职业化、专门化;三是要加强学生管理干部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团支部、班委会等学生组织、团体的作用;四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但也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纵容,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加强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工作也是全体教师的工作;五要加强学生管理,让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六要建立快速、灵敏的应急和预警机制,尽可能地减少学生意外事件的发生。
在对外合作交流与国际化发展方面,“十二五”期间,主要是建立学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与交流的桥梁,通过学术交流,服务于学校学术水平的提高;建立服务校友的长效机制,努力为校友提供优质服务,推动校友支持和回报母校;要加强对台港澳地区合作院校的筛选,以提高学术水平为主,强强联合,讲求合作实效;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开放式办学”特色,既要保持并推进已有的项目特色优势(如国际汉学、闽商文化和闽台文化等),又要做好顶层设计,努力拓展新的项目,如在国外创办“孔子学院”等。
在资源保障方面,一要强化服务意识,计财、后勤等部门直接服务于师生,要着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二是要加强校园规划和设计,包括校园基础条件、设施的完善等,如要尽快解决学生的住宿问题,要加快校园景观工程建设(包括周边环境整治,如庙宇等),要整体设计,分步推进,体现学校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特色;三要做好学校财务保障工作,既要建立良好的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与良性运行,又要有大的规划来做好开源工作,特别是要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学院开源的积极性。
在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方面,“十二五”期间,要建立健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协调机制,健全完善全校性的实验设备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实验仪器设备购置和使用的科学评价机制,加强产值评估,建立健全对外服务机制;职能部门要深入基层加强实验室建设指导和管理,到各个学院了解需求,实验仪器设备增加什么,实验条件改造什么,认真听取学院的诉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建设总体方案,分批分期进行建设;加强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确实保障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探索确实可行的办法和方案,解决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共享问题;重视实验室技术辅助队伍建设和管理,努力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实验管理队伍;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的安全问题,对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重点部位要有监控,做好实验室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的安全排放和处置工作。
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图书馆在增加图书资料馆藏数量的同时,必须更加保证藏书质量,要及时与各学科、各学院沟通,加强图书资料的有针对性采购,特别是要着力丰富文科的文献资源;要加强电子资源的采购,加强中外文专业数据库建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科研需要;要加强图书馆的资源整合和建设,提高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通过合理的集聚和分流,把一部分专业性强的图书藏放在学院,以解决物理空间和馆藏资源不足问题;要加强文献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出福大特色,建成福州地区大学城乃至福建省文献信息共享平台;要加强图书馆文化和文化素质基地建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化办公室要根据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学校发展需要来做好信息化建设和服务规划;要加强管理队伍和技术队伍建设,提升信息化服务能力;要着力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切实服务于教学、科研和管理。分析测试中心的大型仪器设备购置和平台建设,必须与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结合起来,与大学城科技园建设结合起来,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队伍建设结合起来;要健全完善对外服务的“收支两条线”制度,服务性收入主要用于仪器设备的维护;要进一步完善规章制度和管理细则,切实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努力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科研保障。
在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方面,“十二五”期间,管理体制改革要与学校发展相适应,找重点,抓重点,一步一步来;要紧密结合校情,各个部门要通力合作,进行专题化研究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