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晚7时,我校第48期嘉锡讲坛在素拓多功能厅举行,原《科学时报》副总编郑千里教授应邀为我校学子作题为《科技通讯写作》的报告。校党委副书记陈少平、党委宣传部和校团委有关负责人出席了讲坛。讲坛由党委宣传部部长庄莉主持。
党委宣传部部长庄莉首先致辞,代表我校师生对郑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郑教授则引用我校校友卢嘉锡先生的“科教一家”一语开始他的报告。
郑教授的报告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技人物采访的难点:采访者对科学家的科研工作很陌生,需事先有所了解;科学家都很低调;科学家作风严谨,成稿后需与之反复交流;青年科学家此前无报道,缺少可援引的材料,老一辈的又专于研究,缺少交流机会。第二部分为“投入与产出问题”,郑教授认为科技人物采访首先要选取好的由头;其次是要选择好的采访对象;再次要从采访对象的人生经历切入;最后一个技巧是采取“迂回战术”。第三部分他提到人物通讯标题的设置原则:生动活泼不落俗套;与采访对象的学科专业背景一语双关;抓住被采访者最出彩的一句话,还有比较少为人注意是将古诗词“移花接木”,并以他的新闻通讯选《扬帆科技海洋》为例进行阐述。第四部分郑教授提出了几个写科技人物通讯的常见问题,并作出自己的解答后,针对现场学生记者提出的“怎样拓宽自己采访对象的范围”、“怎样写出新意”等问题,郑教授均耐心地解答,并赠送他们写有自己签名的著作。
本次活动由校党委宣传部、校团委、学生会主办,紫金矿业学院承办。本届嘉锡讲坛吸引了我校各个记者团的学生记者们前来聆听。
郑千里教授是科学时报社高级记者,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著有新闻通讯选《星的轨迹是圆的》、《走进中国科学院》等,还发表有中短篇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以及大量的小品和杂文,走访过我国一百多个研究所的科技领先人物。
郑千里教授在作报告
我校学子与郑教授进行交流
郑千里教授为嘉锡讲坛题词
摄影 李连富 黄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