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综合信息
  首页   综合信息   正文

我校积极拓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工作

信息来源:暂无 发布日期: 2013-09-30 浏览次数:

长期以来,我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日益完善。为了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资源,近年来我校通过创新社会资助工作机制,加大社会资助工作力度,社会资助成果不断扩大,并逐步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领导高度重视,形成工作合力。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工作,分管校领导多次召集学生处、校友会等部门,召开社会资助工作会议,就社会资助工作做出专门部署。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自身资源,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资助工作的新方式新方法,形成了各司其责、通力合作的良好工作局面。

主动加强联系,拓展资助渠道。我校改变等、靠、要的社会资助工作观念,主动加强和上级有关部门的联系,主动登门拜访有关社会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积极争取各方社会资助资源。尤其是今年以来,我校充分利用55周年校庆之际,主动加强与校友的联系,发挥校友扶贫助学的积极性,不断拓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会资助渠道,逐步形成了社会爱心助学的强大合力。

加大工作力度,初显资助成效。新学期开学以来,我校加大社会资助工作力度,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学期我校新增落实的社会资助项目有东兴证券奖助学金100万元、厦门航空公司奖助学金35万元、仲利国际奖学金10万元,以及王汉斌奖助学金6万元、山西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助3.5万元等。加之往年设立的求是本科生奖学金、兴业银行慈善助学金、中商财富助学金、民生银行助学金、金科奖学金、郑氏励志奖助学金、龙岩校友会奖助学金、香港校友会奖学金、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自强助学金等,预计本学期社会资助金额达550余万元。

规范资助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学校在积极争取社会资助资源的同时,加强对各类社会奖助学金的管理,按照捐赠方的要求和意愿,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合理”的原则,通过规范评选、发放等工作,确保专款专用,确保各项社会资助真正落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上,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不断传递了社会正能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