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内涵显实效 呵护心灵促成长
——2015-2016学年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工作总结
2015年,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在校党委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紧密围绕服务学生的根本目标,发挥教学辅助功能,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工作局面和工作思路。坚持心理健康培养、心理困扰咨询、心理危机干预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培养学生“勤于自助,善于求助,乐于互助”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成才。
抓广泛普查筛查,强化有效干预。在过去的一年里,对2015级7150名新生(含研究生新生)进行心理测试,参测率达100%。经筛选,对1069名存在异常因子新生进行半结构化一对一访谈;对26名存在重度心理问题的新生和15名有自杀倾向的新生,进行及时有效干预。每月定时收集特别关注学生信息,跟踪并实时对危机学生采取必要应对措施,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干预。整合校内外资源,邀请3名兄弟院校有医学背景的心理教师参与心理咨询工作,提供17名心理咨询师为在校学生服务,做到心理咨询预约零等待,累计咨询人次达500余次,成功干预15余例危机事件。
抓全员技能提升,强化队伍建设。为提高我校专兼职心理咨询师的专业技能,全年选送了10余名心理教师参加省内外心理知识及技能培训共15次;规范了心理工作教师团队建设,组织了心理案例督导7次,培训交流5次,案例交流2次,主题沙龙会1次,沙盘技能培训16学时,心理咨询技能专题培训30学时。针对新上岗心理保健员369人开展专业知识培训4次,共计12学时。
抓全周期心理教育,贴近学生需求。一年来成功举办了6场心灵讲坛活动、10场月主题活动、“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6场、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系列活动6场,举办第八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先后开展了恋爱心理调适主题团训、大型户外心理团训、新生团体训练、亚隆团体心理辅导等,参加学生达900余人次。成立了福州大学“小福心”学生心理团队23人,积极协助心理中心开展咨询接待、运行微信平台、宣传设计团体辅导等工作。开通并稳步运行福州大学心理中心微信公众平台,自2015年9月成立至今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已推送75期164篇心理美文,现已有3520人关注,单篇文章最高阅读量达7291人次,转载356次。本学期在微信公众平台的基础上建立了微信咨询预约服务系统,进一步提高了个体预约咨询的隐私性、高效性、便利性与广泛性。
做好专委会秘书处工作,提升区域影响力。校心理中心还承担了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任务。组织福建省68所高校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先进机构、先进个人评优推选工作。推荐5所高校申报全国优秀集体,推荐10人申报全国先进个人,确定15所高校与22名个人为福建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集体与先进个人。在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开展的2010-2015年度全国评优工作中,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荣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优秀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荣誉称号。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潘曦主任荣获“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此外,校心理中心还创新心理咨询场地建设。以人性化心理咨询服务为宗旨,为更好地提供心理服务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中心对素拓2楼心理咨询场地重新装修布局,六间工作室的装修工作。在素拓2楼走廊外墙开辟了心理中心LOGO墙,提升心理中心的标识度与影响力。校心理中心将继续以提升了我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己任,增强福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影响力和辐射力为目标,开拓进取,为争创双一流大学奠定坚实基础努力工作。至此,我校心理中心在2015-2016学年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取得预期成效。